也许更习惯用“寂寥”来形容收获的秋季,那么为春天做好“兆”的冬天实则更适合于用韬光养晦、养精蓄锐、回望反省——又或者密涅瓦的猫头鹰来做形容与描述。只是四处干枯的枝丫与昏暗的天空属实无法让人抛却一个凋零与冷漠的印象。由这样反面的例证来说明绿色的生机,倒也算是一个好主意。
寒冷的冬天自有冬天的浪漫,作为春回大地的前兆,也自然不会排斥着自然界所有的生命。梅花凌寒独自开是很好的,那默默而来的暗香是干枯的冬天里为数不多的馥郁缱绻,但说起生命,我却更倾向于雪了。是的,雪,自然界在昏暗的冬天不小心泼洒下的明亮的颜色。雪是无机的,但是当六角晶莹剔透的雪花铺落在广袤的大地上,当这天地肃杀之间多了一份浪漫的着装,便能体会到柔软的雪层下,跳动着来年春天的生命之勃发。
只有美丽是不足以被人赞颂千古的。
常言梅花香自苦寒来,然而也正是温度愈、愈冷、愈严酷的环境,愈有纯洁和坚实的雪花诞生而出。生于寒冷,在温暖中走向终结,愈是难熬便愈是坚韧,面对我们避之不及的冬日它却勇敢地投入怀抱。我们歌颂梅花“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我们赞颂凋零“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那么雪又何尝不是如此?大雪回落人间时,用洁白的身躯带走空中的杂质;当它消融时,用最为平淡却于它而言最为悲壮的方式带来回暖的消息,而它消融所成的雪水,也正是瑞雪之所以能兆丰年的缘由。积攒了一个冬天的力量称得上是“厚积薄发”,汩汩清泉带着冬天积蓄与沉淀下的能量,先春雨一步将整个大地滋润了个便。土壤这才从僵硬的冰冻中苏醒,做好迎接又一轮生命的准备。
雪的精神算作是蜡烛一般的奉献吗?雪的风骨算是梅花一般的傲寒吗?雪的行为应该用默默和无私来形容吗?